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的统一,代表了鲜卑和汉人的最终结合。“胡人”入侵中原之初,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为了逃避“胡人”的杀戮,全家整族向江南逃难,造成一次民族的大迁徙,史称“衣冠南渡”。
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就灭亡了,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建立了自两汉后的又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从此,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汉人,又被称为唐人。唐朝帝国的建立,无论在文化还是血统上,都代表了一个大融合后的新生民族。唐朝的统治者李氏,就是鲜卑与汉人血统混合的后人。
唐太宗时与当时一个很大的民族突厥发生激烈战争,突厥的主力被击溃,可汗被俘,一部分突厥人向北逃往,一部分突厥降附了唐朝。很多贵族都做了唐朝的高官,他们的子孙自然就成了唐人。唐朝的宗教和民族政策对异族很少有歧视,所以在唐朝统治的几百年中,广泛地吸收了许多异族与异族的文化,从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内容。
突厥中一个重要的支部就是回纥,回纥在唐太宗时附庸于唐朝。后来渐渐独立出来,唐玄宗时是回纥的全盛时期,一部分投降吐蕃,一部分投降黠戛斯,一部分投降了西北方的西突厥的别部葛罗禄,一部分南下归附了中国。归降中国的有3万多人,安顿在幽州到河东一带,许多酋长得赐了国姓李,成为汉人。西羌民族在隋唐时建立的国家有吐谷浑与吐蕃。
当时吐蕃很强大,曾入侵吐谷浑,使其一部分逃往到凉州,散居于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归化了唐朝。契丹是一个大族,在南北朝的末年,契丹的活动范围很广,北接室韦(东胡系统的又一民族),东邻高丽,西南至营州,即今天的辽宁到冀北一带,与奚接壤。当时中国东北一带民族的情况很复杂,这些奚人契丹人中,归化中国居入边境的为数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