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的婚姻:结婚仪式

柯尔克孜族婚姻,解放前多是父母包办的封建买卖婚姻,往往是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为之订妥婚事。有的则是“指腹为婚”,并要有足够的牲畜做彩礼,根本不存在婚姻自由。解放后,废除了买卖婚,自由恋爱者越来越多。

柯尔克孜族一般实行族外婚,即在本氏族和直系亲属五代至七代之内不能通婚,通婚范围不受民族、部落的限制。但有姑表婚和姨表婚,这与汉族非常相似。婚姻过程一般要经过订婚和结婚两步。在订婚时,男方要用一匹马驮着礼物,马头上扎着一块棉絮去女家,女方父母要以最好的食物来招待。

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絮由女方来扎,表示同意将女儿许配。当男方的客人到达女方家时,一入门就要向他们身上撒点面粉,表示亲事可以顺利进行。在山区,这一仪式则在帐篷前进行,等客人返回时,要送给他们礼物。男方来人也带有丰厚的礼物,主要是食品、衣料,以及马、牛、羊等牲畜作为订婚礼。

婚期多选择在每月的月底。仪式主要在女家举行。结婚这天,男方要杀两只羊,一只整羊煮熟,另一只把五脏掏出后烤熟,驮在马上,马后带上数十头小牲畜一起送到女家。同时,新郎由伴郎陪同,骑着马一同前往。迎接他的是女主人,即新娘的姐妹或嫂子。举行仪式前,双方的亲友要将新郎、新娘双双绑起拴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亲友赠送礼物,请求“释放”。结婚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接着,双方家长还要主办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以示祝贺。

仪式完毕后,新娘便在伴娘们的陪同下,带上嫁妆和半只羊,随同新郎回婆家。他们每经过一个“阿寅勒”,当地男女老少都出来烧火把、念经,让新娘、新郎跳过火把,表示祝福,并请他们吃各种食物。新娘来到新郎家门前,也要跳过火把才能进屋,并向公婆和长辈们鞠躬敬礼。然后男方再杀羊请客,举行迎新娘典礼。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08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