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作为纳西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纳西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纳西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满足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七星披肩是纳西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符号,“披星戴月”是纳西族人文生态环境中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所传递出来的文化意蕴,已经远远超出其他载体的功能和意义。了解纳西族披肩,就能了解到纳西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触摸到纳西族服饰文化的血脉和精神。
一、七星披肩
七星披肩,当地称为“披背”,纳西语叫作“优扼”,是纳西族妇女披戴于肩背上的一种独特的服饰。它是纳西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象征,是纳西族最富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饰符号。七星披肩的艺术形式至今仍保留着纳西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勇敢美德的象征。
每个纳西族人都有一件七星披肩,现在披肩成为大多数妇女的装饰,也叫作“披星戴月”。披肩上缀有七个一字排开、大小相同、直径为两寸左右的绣制精美的圆形图案。每个圆中心垂下两条鹿皮带。整个披肩以白色宽带相绕,带稍端系垂于后。这种装束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七个小圆形象征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歌颂妇女的勤劳;也有的说是古代时图腾崇拜的标志。
二、七星披肩的形制与功能
1.七星披肩的形制
七星披肩是由羊皮和加厚布缝制而成,因此也称为七星羊皮披肩。从造型上看,它上半部分呈长四方形,缀以长方形的粗毛呢衬布,盖住约三分之一的羊皮光面。七星披肩的下半部分的底部近似大括号,一面为羊毛,另一面为羊皮。在羊皮颈的上部边沿两边,对称缀有两条长长的洁白布带,带尾用十字绣针法绣有的海螺、水波浪、盆花、灯笼、蜜蜂、蝴蝶等图案。这两条布带称为背带,纳西语称为“优扼货”。穿戴时,将羊皮披在背上,然后将两条长长的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再绕回背后下端把羊皮系紧。
2.七星披肩的主要功能
(1)御寒。由于纳西族所在地区是早晚寒冷,为了抵御风寒,羊皮披肩成了纳西族妇女的首选。
(2)负重垫背。纳西族的女子健壮爽朗,以勤劳能干著称,她们主内忙外,勤持家务。由于劳动中她们需要背负重物,而羊皮披肩耐磨耐重,很适宜背东西。
(3)美育功能。羊皮披肩从色彩、材质到整体造型都表现了纳西族的审美观念。它保护身体,美化生活,使纳西族女性服饰从实用走向艺术。
三、七星披肩的刺绣图形
纳西族羊皮披肩七星和飘带上的各种刺绣图形,以及其整体颜色在纳西族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装饰了纳西族妇女的服装,而且从中反映出自然物存在于纳西族生活民俗的方方面面。
披肩上的刺绣图形有各种自然物形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花朵:羊皮飘带经常绣上花朵,如串枝花、梅花和花盆。也有人认为披肩上的“七星”图案最早叫作“巴含”,意思是纳西人喜爱的“绿色花片”。
(2)蝴蝶:飘带上的蝴蝶图案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只“蝴蝶”寄托了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爱情的呼唤。
(3)银河和星星:在东巴经里早已有丰富的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东巴象形文中有反映天文历法知识的专字,如天、日、月、星、云、雨、雪、雷、电、风、气、光等;表示时令的字,如年、日、月、时、昼、夜及春、夏、秋、冬等;表示方位的字如东、南、西、北、中央等。披肩飘带上的“银河和星星”形象地反映出古代纳西人朴素的天文思想,以及其智慧的光芒和思辨能力。
正如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纳西族披肩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优秀品格和朴实的审美情趣,它既具备了手工艺术的特点,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了解纳西族文化的极佳途径。纳西族披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研究纳西族披肩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理解,更好地开展对少数民族民俗艺术这一宝贵财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