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面人”(面塑)是什么意思?有可以吃的雕塑吗?

清代的“捏面人”(面塑)是什么意思?有可以吃的雕塑吗?

大家有没有见过可以吃的雕塑呢?小时候,在街市上常常看到一些老艺人,坐在街头的小板凳上,随身的箱子里放满了各种颜色的面粉,三下五除二就会捏出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来,一眨眼又有一个温柔美丽的七仙女捏塑递到小朋友手里,简直像变魔术一样。那些活灵活现的“面人儿”拿在手里时,还散发着热气,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但是,如今的“面人儿”是不能吃的,既然不能吃,为什么要用面粉捏成小人呢?

其实,清代以前的“面人儿”是可以吃的。“捏面人”又叫面塑,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那时,人们把面粉做成动物的模样用来祭祀,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食品,南宋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的事实。到了清代,面塑工艺越来越发达,面塑艺人的技艺也越来越高,面塑艺人们在面粉里添加了人工色素,使得“面人儿”色彩更丰富,形象更生动,这时的“面人儿”已经不是一件小玩意了,而是变成了雕塑艺术品。如今人们喜欢“面人儿”也不是因为好吃,而是为了观赏,所以才在面粉里加入了防腐剂使得它可以长久保存,也就不能吃了。

“面人儿”原本是一种食品,因为技艺太过精湛而成为艺术品,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民间艺人的出色才能和智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81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