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吃如意果(糖不甩)的由来
如意果的学名叫糖不甩,是广州传统名小吃之一。它乍看起来跟汤圆差不了多少,但与汤圆又有不同之处:汤圆是以糯米粉包裹馅料后放入滚水中煮熟吃的食物,而糖不甩则直接把糯米粉搓成圆球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再撒上花生碎、椰丝、白芝麻或煎蛋丝即可食用。
最早的糖不甩出现在清朝。有人认为,它的由来跟吕洞宾有关。相传清道光年间,鸦片在广东一带泛滥成灾。吕洞宾听说后立志普度众生,他设法将治疗毒瘾的仙丹放入蒸熟的糯米粉丸里,配上糖浆,煮成一碗又一碗的糖不甩,拿到街头贩卖。人们吃了糖不甩后,果然戒掉了鸦片流毒。这款小吃,从此就在广东流传开来。
糖不甩在广州与男婚女嫁一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时广州地区嫁娶比较保守,一般都是媒人介绍互相撮合,少有自由恋爱。当媒人带着男方上女方家拜访之时,如果女方家长看中了男方,就会给男方煮上一碗“糖不甩”,寓意着好事“甩不掉”。但如果女方用加了打散的鸡蛋花的腐竹糖水的话,则意味着这门亲事就此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