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诗三百首》开篇就选了他的两首诗,他更是有名的政治家,致力于为民造福。张九龄的家乡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县大庾岭南的北江边,进京离乡,他多次往返大庾岭横浦关,亲身体验到了这条古道的艰险难行,早就有心重凿山道。唐开元四年(716年)冬月,38岁的左拾遗张九龄奏请朝廷修复庾岭通道,唐玄宗同意了他的建议,并命令他具体负责此事。左拾遗属谏官,官阶虽然不高,却是天子的近臣,由这样一位谏官来具体负责这样偏远地区的工程,在历史上也许不多见。这年冬天,张九龄与当地百姓一起“饮冰载怀,执艺量度,缓登道,披灌丛”,他没有修老路,而是在横浦关西边一处垭口凿山开道,劈山凿岩,终于拓出了一条“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新路,实在令人惊叹!而就在梅岭的半山腰上,有一座特别的寺庙,这就是夫人庙。有一段凄美的传说讲述着张九龄之妻与梅关古道非同寻常的生死缘。
传说在开凿梅岭隘口时,进展受阻。每天凿开的岩石,晚上又合拢回去,今天凿低一点点,而到明早一看,岩石又长回原来的样子,这个怪现象连续持续了半个多月,张九龄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几万工人苦战了一个多月仍毫无进展。这一奇事难倒了张九龄及开山的壮士男儿。
岩石怎么会重新合拢呢?张九龄三更半夜潜到工地上决心一探究竟,看看岩石是怎样长回去的。他刚来到山顶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突然出现了。张九龄向老翁问计,老翁说:“天皇皇,地皇皇,天子舍得出钱粮。天苍苍,地苍苍,何人舍得绝妻房?要想此山让路,除非有孕妇来祭祀。”说完就消失不见了。怎么办才好呢?张九龄爱民如子,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的。为此,张九龄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在开通大道的工程中,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侍妾戚宜芬一直侍奉在张九龄身旁。戚氏见夫君寝食难安,知道他肯定遇到难以解决的大事了,而问及原因,他总是沉默不语。他是绝对不能将心事告诉她的,因为夫人正身怀六甲。是夜三更,戚氏听到了丈夫关于修道的梦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沉思良久,戚氏心想自己出身贫寒,在危难中幸得九龄相救,而今夫君有难,正是舍身相报之时。她于是立即起床披衣,只身佩剑冒着寒风冷雨独自跑到梅岭山巅,手握长剑对天诚心祷告:“皇天在上,我乃朝廷大臣张九龄侍妾戚氏,现身怀六甲,为助九龄开路成功,愿杀身以镇妖魔,以孕身祭山神,只盼梅岭早日开通,为民造福,请山神让路!”随即举剑剖腹而死,血染山岩。只听轰然一声巨响,通道顿开。
第二天张九龄一觉醒来发现夫人不在身边了,自知肯定是天机已泄,夫人已在梅岭献身。当他赶到梅岭山脚时,一道光线穿过深深的隘道口透了过来,梅关已通。而夫人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张九龄忍着悲痛,埋葬了夫人。等到开工的时候,工人们发现石岩已凹下了一个大缺口,足有几十丈深,二丈余宽,两边悬崖绝壁,陡峭如墙,各个瞠目结舌,都觉得十分神奇。张九龄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大家,听者无一不为这位伟大的女性所折服,为她的死而恸哭。四方百姓悲恸之余,为感谢张夫人的恩德,修了一座墓安葬她,又在梅岭脚下建了庙和塑像作永久纪念,年年祭祀以表崇敬。千百年来,夫人庙一直香火鼎盛,过路人都会进庙里烧炷香,拜上几拜,祈求夫人保佑一路平安。据说梅关至今还有那座夫人墓,但是由于道路不便,已被荆棘埋没了,所以过路人很少知道具体位置。不管怎样,张夫人毅然牺牲了自己,以感动天神,使工程一举成功的传说,也使梅关更加神奇壮丽。
当然,这个故事是个神话传说,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年开凿梅关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不但张九龄本人付出了艰辛,他的夫人也可能真的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梅关古道上才会有一座现“夫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