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池头村豆腐的特点与来历
北池头村地处大雁塔东侧,曲江池北岸,所产豆腐多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是我市有名的豆腐村。如今北池头的村办豆腐厂,以每年加工250多万斤的豆腐供应城市居民食用。每日,东至灞桥,西达三桥,南到长安,北临草滩的广大区域内更活跃着二三百个北池头村的个体户的豆腐三轮车。人们一见是北池头的豆腐,往往争相购买,夸赞其豆腐是自食和招待亲朋的佳品。
提起北池头村的豆腐,人们首先赞赏的是它与众不同的特色。一般说,一方水土,出一方特产。同样是水,有的甜,有的涩,有的硬,有的软,有的烧开清亮见底,有的煮沸浑浊发白。北池头村的水正具备了甜、嫩、清的优点,加上祖祖辈辈对做豆腐经验的总结运用,所做的豆腐便具细、白、嫩的特点。具体地说,一是煮而不散。一般的豆腐由于承受煮炒能力差,一炒一炖很容易成为碎渣或成为糊状(俗称水化);而北池头村的豆腐则愈煮愈筋,不散还结。二是浮而不沉。一般豆腐由于凝结松散,做臊子易烂碎沉底;而北池头村的豆腐切臊子大小由之,放到臊子锅里则往往漂浮上面,色、形、味俱佳,引人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