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紫洞艇和菜艇的来历
据老一辈回忆,紫洞艇亦称花舫,始于何时,颇难考究。由清末乃至民初,仍然十分繁盛,显然是以前有一个全盛时期。后因妓院迁至陆上,乃日趋下降而至消灭。花舫为两层楼之大舫,有三四个大厅,可摆设十多桌酒席,停泊于珠江河上,女招待花枝招展,为广州饮食业中另一特色。当时人们称之为“珠江风月”(前时有一小岛位于江心,名曰海珠,岛上有一慈度寺,有匾题“虫二”两字,寓风月无边之意。)
以后又出现一种菜艇,游弋珠江河上。艇上并无座位,只伺客游河时,以艇泊客船侧,出菜单供客点菜,即在菜艇中开镬制作。由于鱼虾新鲜,又易保持镬气,亦吸引不少游客品尝,这种菜艇一直至解放初仍然保留。比较有名气之菜艇据回忆就有辉记、牛记、孖生、大小神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