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八百大糕的特点与来历

南京八百大糕的特点与来历

八百桥是六合东北部的一个集镇,距六合城约二十五华里。相传在唐开元年间,这里造一道桥。正值大桥落成时,有八百个和尚路过此地,因而命桥名为“八百”。八百和尚戒荤腥,以素糕充饥,八百大糕遂始兴于此。当然最初的糕粗制而已,并非佳品。后经一千多年的不断改进,才成为现在这种饴味芳口的云片糕。

八百大糕色白而光润如美玉,有甘香之气。一条糕二十多厘米长,手工切成一百五十多片薄薄的糕片。糕片均匀,其薄如纸。仅就切糕工艺来说,其拿捏之准确、技艺之娴熟,即令人瞠目。一条糕看似整块,而逐片掰开,互相毫不粘连。每一糕片皆柔软光洁,把糕片卷成棒状,也不断裂。糕中含荤油或素油,调制得匀而适度,如将糕片用火点着,可尽燃不稍剩。食之绵松细柔,略带清香,入口即化,甜而爽口,嚼之生津。如果边品八百大糕,边饮香茗,则更有清心舒爽之感。八百大糕如此甘美,主要原因在于用料和制作精良。所用的糯米粉是以上等糯米经淘洗、炒熟,碾磨而成,成粉后,经两次以上过筛,多次吹晾,精心保管,一年以后才能使用。隔年糯米粉与油糖等配料揉拌均匀,装模压实,隔水文火蒸炖达十小时,刀切成薄片。全部工艺过程一丝不苟。细工出珍品,无怪其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08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