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八鲜:鱼、虾、蚌、螺、红鲜菱、花香藕、鸡头果、茭儿菜
说起“八鲜”不仅在南京颇有名气,堪称金陵特色,而且花色品种各异。既有“水八鲜”还有“旱八鲜”。而“水八鲜”又有荤素之别,季节之分。通常讲的“水八鲜”指的是四荤四素,即鱼、虾、蚌、螺、红鲜菱、花香藕、鸡头果(芡实)、茭儿菜。按季节分的“素八鲜”有新春的水芹、清明的茭儿菜,夏至的花香藕,中秋节的鸡头果、红菱和茭瓜,冬天的荸荠和茨菇。它们是盛产于雨花台区沙洲圩水网地区的著名水特产,不仅在南京的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不论是“荤”也好,“素”也好,不论哪个季节出产,八鲜的共同特点是,食用时都保持着又脆又嫩的出水鲜!
雨花台区沙洲圩地区池塘星罗棋布,沟河纵横交错,是南京市有名的大圩。古时南京俗话说:“南京的城墙有多长,沙洲圩的圩埂就有多长,南京有多少大街小巷,沙洲圩就有多少大河小沟。”沙洲圩是水八鲜的故乡,也是唐朝诗仙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所写的“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地方。圩内地势低,水源充足,池沼土壤肥沃,大自然为“水八鲜”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
古城南京人民对农副产品素有“应时”“应节”要求的食用习惯,而且讲究一个“早”字和“鲜”字。特别是逢到传统节日,更讲究吃应时应节的品种。
据资料记载,“水八鲜”形成市场,大约在清朝。传说最早在三门(今水西门)一带开办有圩货行,商人们曾挂过“八鲜行”的招牌。“水八鲜”不但流传南京,还扬名海外。前些年曾有一位日本学者不远千里,专程来江苏调查水八鲜中的红菱品种,要求中国同行帮助调查其出产地及品种特征。对于远居海外的南京人,家乡的“水八鲜”更是他们欢度传统佳节的惦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