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字的由来
在天津,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就是“狗不理”包子,作为“天津三绝”之首,“狗不理”包子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狗不理”包子名声的创立,和一个叫“高贵友”的人有关。
在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叫高贵有的年轻人,由于其父老来得子,故取乳名“狗子”,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民俗,给孩子起个贱名,是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包含着质朴的亲情。在狗子十四岁的时候,他到了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由于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十分得师父们欢心,经常精心指点他手艺,因此,高贵有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对于做包子的各项工艺已经精通,于是他就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叫“德聚号”,准备独立创业起家。在制作包子馅料的时候,按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而在制作包子皮时,选用的是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两道工序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其中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有手艺精湛,做事又十分严谨认真,不投机倒把,所以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而且形状俏丽,色香味形别具一格,因此,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名声也更加响了起来。由于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有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都顾不上跟顾客们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中间就有一个说法,叫“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就都叫他“狗不理”,他所经营的包子铺,也被称作“狗不理包子铺”,而原店铺字号倒是没人能够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