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为什么成了金华火腿的祖师爷
北宋末年时,抗金大将宗泽从义乌和金华一带招募很多子弟兵,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由于宗泽领导有方,加上这些兵作战英勇,最后他们一路杀去,大破金兵。在收复了开封府后,他们到新都南京来报捷。因为打了胜仗,宗泽特意将这些英勇无畏的子弟兵带回到了他们的家乡金华和义乌,让他们回家探望父老乡亲。
金华和义乌的老百姓听说宗泽打了胜仗从抗金前线回来,都赶来看望宗泽。他们磨刀霍霍,杀猪宰羊,将这些酒肉全部送进宗泽住处,想让宗泽带回去慰劳那些抗金的将士。面对乡亲们的厚爱,宗泽非常感激。可他又觉得很为难。此地离开封路途遥远,这些新鲜的猪肉就是带回去了,还不变味儿了?如果不带,又会伤了乡亲们的一片真情。宗泽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派人准备了几只大船,把猪肉放在船舱里,然后放上盐,把猪肉腌上,带到开封去。一路上宗泽等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猪肉完好地运到了开封。
到开封后,宗泽派人把腌猪肉烧好,犒劳将士们。大家吃了,都说这腌猪肉比鲜猪肉还香。将士们吃饱喝足了,打起仗来更加勇猛。皇帝闻知将士们在宗泽的带领下越战越勇,连战连胜,非常高兴,他也赶来开封慰问宗泽和抗金将士。宗泽派人把从金华和义乌带来的肉烧制成各种菜肴,宴请皇帝。皇帝看着那一盆盆火红的东西,好奇地尝了几口。觉得味道鲜美极了,他忙问宗泽:“这么好吃的东西叫什么菜呢?”宗泽答道:“这是从金华家乡带来的猪腿肉。”皇帝连声称赞:“色红似火,鲜美可口,我看,还是把它叫作‘金华火腿’吧。”
不久,金华火腿的名称就传播开了。据说,过去在金华等地,如果新开的火腿店铺要开张,总要事先在堂前挂上一幅“宗泽公”的画像,说他是金华火腿制作的祖师爷,虔诚地对祖师爷表示敬意,以求其赐予吉祥、顺利,生意越做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