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古代人怎么知道吃盐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
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的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做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
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
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做煮盐”。
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
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
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做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