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传统的满族女子服饰

老北京满族女子的传统服装主要是旗袍。旗袍的满语称为“衣介”,它有单、夹、皮、棉四种形式。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截然不同。

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花边越多则越新潮时尚。

有一种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

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不管是款式方面,还是做工的精细度都是很有特色的。旗袍的领口、衣襟、袖边等处一般都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

清末,旗袍的样式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原来的四面开禊改为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由窄变肥,又由肥变瘦等。

与历代妇女相比,满族妇女给人的感觉是最高挑的,这也是因服饰的衬托。

此外,满族妇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达四、五寸高。

这样两者加起来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多以长袍为主,长袍的下摆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显出高挑的身姿。

满族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面罩一件马甲。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花边。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

这种鞋以三寸多厚的木头嵌于鞋底中间,用细白布包上,使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

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

满族的妇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81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