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皇帝禁止制造金银平脱漆器?
自古以来,金银珠玉一直是宫廷里常见之物,统治阶级用来享受和赐予大臣。然而在唐晚期,曾出现唐肃宗、唐代宗专门下诏禁造金银平脱、宝钿等华贵的工艺品,两次禁令中都包含了在唐朝盛极一时的金银平脱漆器,金银平脱漆器是怎样的一种器物?作为宫廷中的“宠儿”,它为什么又被君王下令禁止制造呢?
唐代由于瓷器烧造和运用的普及,漆器逐渐退出了它在实用器皿中的位置,走向了装饰。加上唐代国富民强,追逐华美成为了时尚,于是雕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漆器装饰工艺成为了唐代装饰的主流,金银平脱漆器正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金银平脱,是一种器物装饰技法,它利用金银良好的延展性能,在极薄的金银箔片上雕镂出复杂的图案,剪裁成一定形状,用漆胶等粘合在器物表面,然后经多次髹饰打磨推光,于漆地上显露出金银花纹。因纹样与漆地平齐,得名金银平脱。其实,金银镶嵌技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那时是将金银粘贴于漆面而不是磨显出漆面,到了唐代打磨推光工艺成熟,纹质齐平的嵌金银片漆器诞生,显示出仿佛金银与器物胎质结为一体的特殊效果,加之雕琢精致细密,透着金光银辉,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
然而,金银平脱漆器因其制作技术繁琐,精细程度超乎人的想象,且造价极高,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只能在皇家贵族间馈赠把玩,所以也被称为“淫巧”之器。唐代安史之乱之前,国家经济繁荣,财力雄厚,为金银平脱工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加之统治者的喜爱,金银平脱空前繁荣。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面临国库匮乏、入不敷出的窘境,不得不禁止奢侈之风,金银平脱也成为禁绝的对象,这才有了唐朝两位君主下诏禁造的事情出现。虽遭禁造,但金银平脱的工艺被保存了下来,在后世朝代中仍有制作,且不断改造变化,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