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人曾经用余杭滚灯来“吓唬”海盗吗

老杭州人曾经用余杭滚灯来“吓唬”海盗吗

滚灯,属于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杭州市的余杭地区。根据史料记载,这种舞蹈已经有了800多年的历史。滚灯所用的灯为球状,用毛竹片制成,共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大、中、小。在球的中心安置上一个小灯,把蜡烛放进去,其中,蜡烛也很有讲究,共分为两种,分别是黑蜡烛、红蜡烛,黑蜡烛被称为“武灯”,红蜡烛被称为“文灯”。滚灯流传到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多广为认知的滚灯动作了,如“金猴戏桃”“旭日东升”“荷花开放”等。因为滚灯是一种集体育、舞蹈为一体的艺术项目,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余杭滚灯,顾名思义,这个艺术项目便是源自余杭。南宋时期的余杭是京畿之地,庙会盛行,滚灯便是庙会上的必有节目。当时,余杭翁梅临近钱塘江北岸,而钱塘江上海盗横行,不断骚扰余杭翁梅的百姓。这里的百姓为了显示力量的强大,便用滚灯的方式进行竞技比武,就这样海盗被吓跑了,再也不敢侵犯。从此之后,这里的百姓一直把滚灯看作一个吉祥物,每到庙会或者节日的时候都要表演,所以余杭滚灯才会一直流传到现在。

余杭滚灯在现代曾有过失传的危险,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传统庙会都已经消失,所以滚灯的表演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庆幸的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余杭滚灯得以延续,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之后更是在各个大型比赛中获得多次荣誉。而余杭滚灯的起源地,即余杭,也在2000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余杭滚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73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