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字号大同酒家的特色与来历
大同酒家这座楼宇,原属联华影业置业公司的产业。据说,它的楼层高度原设计与爱群大厦相等,后因日军侵占广州,建至第八层就停止了,直到1958年才在顶层上加了九楼和十楼。
在日本侵华期间,大同这座楼宇,由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名为广州园酒家。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日本军政要人、汪伪官员以及富商巨贾,一般市民不敢问津。
1942年,中泽亲礼因酒家亏损而放盘“卖台”,香港饮食巨子冯剑生联合广州饮食巨子李铭、谭杰南、谭焕章、陈伯绮等“买台”。广州园易主,招牌也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牌子。由冯剑生出任总经理,钟林任司理。经过增添陈设、装潢门面后开业,业务发展较快。
抗日战争胜利后,据说该酒家由于铺面的“底子”是日本人的,被定为敌产,遭查封。后来公开招标为当时有“茶楼大王”之称的谭杰南以港币10.5万元得标经营。他集资港币15万元,将酒家装饰一新,仍挂大同酒家牌子。谭杰南自任总经理。谭焕章为司理,罗致穗、港、澳饮食人才,集诸家之长,锐意经营。由于服务周到,礼貌侍应,把“海派”作风(指上海同行较为新颖的经营作风)移植过来,更有誉满南粤的名菜美点,如驰名的“大同脆皮鸡”“海南大群翅”“金牌烧乳猪”“红烧鲍片”等,所以深得军政显要、富商巨贾的青睐。当时国民党的高层人士孙科、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吴铁城、罗卓英等都曾来光顾。广州解放前夕,省、市当局宴请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等人,也请大同酒家派厨师及服务员到梅花村官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