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敬桥节活动的由来

黔东南山川相叠,山高谷深,为了适应在这里的生存,人们建起一座座与外界相连的桥梁。别的地方建桥只是为了通行,而生活在这里的苗家儿女建桥则还为了积德,为了祈求桥神让这里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出行平安。

说起黔东南地区的敬桥节,便一定要说一说三穗县寨头苗寨人民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敬桥节”。这便是这千里苗疆、千户苗寨里影响最大的敬桥活动。三穗寨头是黔东南最大的苗寨之一,足足有1000多户人家。这里的敬桥节是一个堪比新年的大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为期三天。

最早的三穗寨头二月二“禳桥节”,是因为当地居民搬迁前的故里的也雾山上有一条龙,叫作也雾龙。部族人搬迁到这里之后,希望部族发源地的也雾龙还能够继续庇佑他们,经过寨里长者们的商榷,便在两地之间最近的石屏河上架上一座桥(即接龙桥),让也雾龙似往年一样给寨头族人带来幸福和吉祥。

被敬的桥主要设置在田头、水沟或者人行道上,亦有平铺在路面上方便行人走动,为的便是歇息修阴积德以求人丁兴旺。通常这些桥的架设分为三种:有的是以家庭为单位架的,有的是氏族群众架的,除此之外还有整个村寨共同架设的公共桥。

每逢“敬桥”时,整个村寨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会盛装前来“敬桥”。儿童除了要穿戴一新以外,还要在胸前挂上装有彩蛋的袋子来“敬桥”。更有人会把“敬桥节”称为苗族的“儿童节”。

在苗寨里,“敬桥”更多是以家庭为 单位,所谓“敬桥”并不是随意去敬某座桥,每家都要有专门的“桥”以供祭祀。有时候苗家妇女要“求子”也可以先找巫师看手相,若确定需要架桥,便可以架桥求子。架桥的材料也是需要根据架设的地点来确定,一般以杉树枋、木板、块石、木凳等材料为主。除了要确定材料外,还需请鬼师主持,并准备一尺二寸布(或黑或白)、一元二角钱、五斤米、三尾鱼、三个鸭蛋或一只鸭等祭品。

当仪式开始后,巫师口念“祝词”祈求神灵保佑,庇佑这家子孙满堂,给这家送来孩子。桥架好并祭祀之后,“架桥”的仪式便宣告结束。等到来年开始每逢二月初二都要祭祀一次,若是三年内此家诞下子嗣,便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年举行“圆桥”仪式以示报恩,此后每年继续敬祭。若是三年内没有生孩子,那就仍需要“敬桥”直至孩子出生为止。

每逢敬祭时,便需要以3个粑粑、3条鱼、1团糯米饭以及鸭蛋和酒水作为祭品;除此之外还要烧香、烧纸,有的人家还会剪一些纸娃娃穿于竹签上,插在桥的四周,以祈求子孙成群。

每年的敬桥节期间,当地的苗人便会杀猪宰羊地在“接龙桥”上大办宴会。并邀请客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起吃团圆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98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