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舞草龙习俗的由来与特色
舞草龙是仡佬族的游艺习俗。草龙用禾秆草编成。编织者先编一条长长的草帘,编到最后,分3个叉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把草帘的另一头反折一层做两个弯角翘起,形似龙头;中间每隔约两米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龙身。在龙头前面单独做一个圆形草团作为龙宝或龙珠,再进行一些装饰,在龙头、龙身、龙尾挂上一些彩纸,便在村头村尾舞起来。
过完春节,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送龙回龙宫。平时如果村子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降福或降雨。
仡佬族舞草龙习俗的由来与特色
舞草龙是仡佬族的游艺习俗。草龙用禾秆草编成。编织者先编一条长长的草帘,编到最后,分3个叉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把草帘的另一头反折一层做两个弯角翘起,形似龙头;中间每隔约两米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龙身。在龙头前面单独做一个圆形草团作为龙宝或龙珠,再进行一些装饰,在龙头、龙身、龙尾挂上一些彩纸,便在村头村尾舞起来。
过完春节,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送龙回龙宫。平时如果村子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降福或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