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俗大全 经济风俗 正文 下一篇:

北京八大居:和顺居、天兴居、天然居、鼎和居、广和居、同和居、义盛居、会仙居

八大居包括和顺居(即砂锅居)、天兴居、天然居、鼎和居、广和居、同和居、义盛居、会仙居,是北京历史上八家著名的老字号风味餐馆。

和顺居(砂锅居)于乾隆六年(1741年)开业,位于西四南大街路东的缸瓦市。因用一口深约三尺、直径约四尺的大砂锅煮肉,而又得名叫砂锅居。以北方风味的煮、烧、燎猪肉为特色。

同和居于道光三年(1823年)开业,位于西四南大街3号。以烹制宫廷菜、鲁菜、河鲜海味为特色。如以鸡蛋黄、绿豆粉、白糖为主料和调料,按一定比例炒制而成的“三不沾”,色泽金黄,鲜美爽口,香甜不腻,有很大的名气,该菜因不沾盘、不沾筷、不沾口而得名。

广和居的前身是隆盛轩,道光十年(1831年)始改为广和居,位于菜市口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的一套大四合院内,以经营鲁菜为主,又吸取南方菜如“潘氏(潘炳年)清蒸鱼”、“吴(吴闺生)鱼”等的精华,开业以来,受到社会高层人士的青睐。

清政府的大臣们经常在广和居宴会请客,文人墨客也常在此聚会。清朝军机大臣张之洞、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楹联等,晚清时洋务派和顽固派大臣也来此议政。鲁迅寓居绍兴会馆时,也时常来此小酌。

1929年,广和居迁至西长安街路南经营,1931年歇业。

会仙居于同治元年(1862年)开业,位于前门外鲜鱼口内路南。特色菜是北京炒肝。会仙居附近广和、华乐两个戏班子的梨园界人士和票友经常光顾于此。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与天兴居合并。

天兴居开业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远香饭店的厨师洪瑞和在天桥卖大饼的沙玉福,看到会仙居经营炒肝生意火爆,就合伙在前门外鲜鱼口内租房,也经营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炒肝,几年时间后来居上,销售量甚至超过了会仙居。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与会仙居合两居为一居,成为会仙居的一部分。

鼎和居于清朝嘉庆初年(1796年)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北开业,是北京一家著名的京菜馆。主要经营炮羊肉、炒肝、炒面片、炸丸子等菜食。

天然居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开业,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是北京著名的南味餐馆。附近许多京剧演员常来这里就餐,真是应了天然居的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义盛居于清朝同治末年(1874年)开业,位于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口内,是北京著名的南味餐馆。经营的名菜有四喜丸子和鱼菜。

“八大居”只是表明老北京一些带“居”字的著名风味餐馆,至于谁在“八大居”之列,也有不同的说法。如另有一说为和顺居(即砂锅居)、广和居、泰丰居、东兴居、会仙居、福兴居、阳春居、万福居等。

如今的八大居仅存砂锅居、同和居、会仙居三个老字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80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