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起源、民族名称和命名制度
德昂族的族源,应与我国西南古代百濮有渊源关系。
自称“德昂”,“昂”意为“山岩”、“岩洞”,“德”为尊称的附加语;也有自称“尼昂”、“纳昂”。
汉称“崩龙”,又有根据服饰称“黑崩龙”、“红崩龙”、“花崩龙”的;历史上曾与布朗族先民一起被称作“扑子蛮”、“蒲人”或“蒲蛮”,清初又单独称作“波龙”。解放后,曾统称“崩龙”,后改“德昂”。
传统的命名多按生日属相或本人排行。以生日属相命名的,如查(鼠)、包(牛)、衣(虎)、卯(兔)……男性前面加“阿”,女性前面加“立”,如属牛生日的男孩称“阿包”,属虎生日的女孩称“立衣”。如按排行取名为腊所(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此外,也有按傣族或汉族习惯取名的,或按其母分娩时所触景物取名的。
凡有子女并取名者,对其不再直呼其名,而要称某某的爹或妈,若长子早逝则以次子名代替。有的虽未生育子女,但结婚多年,已为未来子女取名,也被称为某某的爹或妈。按习惯,人们认为对有子女的人或虽无子女但年长者,直呼其名很不礼貌,于是才产生了这种讳名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