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花拳:起源由来、风格特点、主要招数、文化内涵

花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相传是清代雍正年间甘凤池在江浙一带传授的汉族拳种,属于少林派系。

花拳在起势前,先以左拳心外向,右掌心贴左拳背,双背成环形,于胸前自右向左划半弧,名为“请手”。花拳,化也,非华而不实,虽花而不花。花拳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二十四势。花拳练习实打之法,有抄手、抄腿、肘击、肩靠、股插等法。花拳动作风格沉着朴实,严紧完整。出手快速敏捷,迅速连珠。劲力充实劲整,刚柔相济。定势形神一致,要求手疾眼快。内劲意气相合,气沉丹田。花拳有长拳的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还具有刚中蓄柔形神兼备,硬如铁,软如棉,身似杨柳臂如鞭的独特风格。

花拳的打法分上中下三盘。短打跌法有88个势名,都是身手足配合以跌人之法。花拳要领主要在于“打拳喜怒哀乐,虚势则喜,着力则怒,过势则哀,逼门则乐”。同时气入丹田使内壮而加强抗击力和爆发力;以腰为一身之本,盘旋转侧,形如虎相,步动如飞,眼到手到,步到身到;交手时,两手必须保护心口和裆部,眼斜视,侧身而进。

花拳在近代传习不广,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67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