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套印技术对中国古代的书籍有什么影响?

彩色套印技术对中国古代的书籍有什么影响?

如今,我们走进书店总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书面设计,尤其是漫画书总是用它那丰富多变的色彩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你有没有想过,古人所看的书也是多姿多彩的吗?

前面我们提到我国古代引以为豪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其实,在印刷方面我国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就是套版印刷术。所谓多色套印是指在一块版面上印刷不同颜色文字或图像的方法,就是这种印刷术使得古人看书时告别了单调的色彩。古代多色套印分为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板再逐色套印,还有一种就是一次在同一版上刷不同颜色。套印出现以前,人们看到的雕版印书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而套印印书则能呈现两种或多种颜色。

多色套印源于宋朝纸币套印,是由单色雕版印刷术发展而来的。元代已有朱墨套印印书,到明代就有了两色甚至四色套印的书,而人们最终能运用熟练技术印出多彩渐变的书籍这一情况出现在明中期。由此我们知道,古代文人所看的书籍也能有多样的色彩。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68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