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围而不隔,隔而不断”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典园林的“围而不隔,隔而不断”是什么意思?

我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曲折和韵味,穿廊渡桥,游亭入阁,山穷水尽之时,往往能不断地体味到园林所蕴含的不同趣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园林在艺术创作中对风景空间的重视。所谓“围而不隔,隔而不断”就是全园采用各种不同的景物将园林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景区,各景区之间又用回廊、花墙或小型建筑分隔出更多的富有情趣的小庭院景区。所有的观赏空间均是半隔半连,似隔似连,而不是用实墙将各景区严密隔开。

园林理论家常说“园林越拆越小,越隔越大”,又说“水必曲,园必隔”,意为江南的私家园林规模虽小,但观赏者游玩后却倍觉其大。其关键之处在于园林创作者善于将小园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再度分隔,增加了遮挡视线的廊、墙和树木、假山,丰富了园林的层次。使园林尽曲尽幽尽美,如狮子林的大假山和水池、网师园的荷花池、拙政园的两岛和水池等。游客在各色门洞和回廊间穿梭,随着观赏点的变化移动而穿过一个接一个的风景空间,欣赏到更多、更有趣的景致,领略到了有限空间中的无限之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6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