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北山石刻由谁首凿

重庆大足北山石刻由谁首凿

重庆大足石刻虽开凿年代较晚,但却将中国的石窟雕刻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其中,宝顶石刻为南宋赵智凤主持开凿,而北山石刻却由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捐资开凿,他叫韦君靖。

韦君靖生卒年现已不详,只知道他生活在晚唐。其时,威震四陲的泱泱大唐已走入晚景,各地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对百姓来讲是水深火热的日子,对于韦君靖这样的一方草莽却是乘势而起的大好时机。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韦君靖任昌元(今重庆荣昌县)令,中和二年(882年),涪州刺史韩秀升乘黄巢起兵,协同屈从行等聚众造反,韦君靖率兵镇压,连战连胜,于是步步荣升,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累官升任昌州刺史及充昌、普、渝、合(今大足、安岳、重庆、合川)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兼御史大夫,实际上已成为割据一方的领主。景福元年(892年)春,他在北山开始修造永昌寨,据说此寨“筑城墙2000余间,建敌楼100余所”,“贮粮10年、屯兵数万”,“周围28里”,可以算得上固若金汤,铜墙铁壁了。如此壁垒,但韦君靖却未有心安。也许是害怕自己杀人如麻罪孽深重,也许是受唐武则天以降君主多有奉佛之举,于是他便想在北山崖壁上刻绘佛像,既是弘扬佛法也是赎罪忏悔。当时中原战乱频仍,多有北方灾民前来巴渝避难。于是,他招募画师工匠,仿照龙门石窟,由他个人出资,开始了在北山的造像工程。公元892年5月某日,韦君靖指挥开凿北山石刻,首凿毗沙门天王。毗沙门天王又称“北方多闻天王”,为何首凿此像,这与毗沙门天王的传说有关。据传,天宝元年(742年),安西(今新疆库车县)被困,守将上表请求朝廷速派援兵,但其时道路遥远不畅,于是唐玄宗诏命不空法师(唐著名佛教译师,为斯里兰卡人)请下毗沙门天王救援,果然,天王金身显于安西,大败番兵。玄宗闻报后龙心大悦,敕令各地节度在所在州府造像供养毗沙门,由此毗沙门天王成为军旅的保护神。因此,北山石刻中的毗沙门天王虽为印度神佛,却身着中国武将盔甲,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自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兵连祸结,因此很多地方鲜有继续开凿的条件,而重庆地属西南,物阜民丰,且政治稳定,因而备受几朝皇帝青睐,成为避难的绝佳选择,自然也有了开凿石窟佛像的大环境。韦君靖凿北山石刻,为大足石刻的滥觞。唐亡之后,无论前蜀还是后蜀的国主都笃信佛教,因此大足山中,斧凿之声不绝于耳。直至南宋赵智凤,迎来了大足石刻的又一次高峰。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55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