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演员的胡须装扮都有哪些讲究?
粤剧演员的胡须,对于表现其所扮演角色的特定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粤剧中,胡须的颜色一般包括黑、白、苍、红、五色等,其中五色胡须是粤剧里特有的品种。胡须的形状也分为很多种类,例如满胡、五绺、三牙、扎、吊口、牙擦须、一字龙等。
在通过胡须进行表演时,要配合角色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境遇来作出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多种多样:捋、挑、抖、揽、拨、扬、吹、摊、撕、咬、弹、推、捻……武生一般采用的表现技巧是捋、挑、扬、吹、抛、弹等,而花面则多用撕、揽、推、拨、咬等。丑生最为简便,只需要捻须即可。
通常情况下,挂黑须的演员多表示角色正处于中年、壮年,全身心都扑在了生计与功名之上;挂白须的则表示已步入老年,成就累累,踌躇满志,时常惜须橪须。以胡须来表现人物情绪最具有代表性的粤剧剧目,就要数《打宫门》了。在表演《打宫门》时,演员要跪着上殿劝诫君王。每膝行一步,就要抛一次胡须。直到抵达宫门口,皇帝却大门紧闭,不愿见他。于是他揽起胡须,自右向左拍打宫门,又用头撞将上去,完成死谏的使命。这出戏的精彩,可以说与胡须的功夫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