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德园包子背后的故事

长沙德园包子背后的故事

在长沙,德园包子绝对是一道家喻户晓的招牌美食。长沙城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歌谣:“出笼香喷喷,色白皮暄松。玫瑰香甜美,香菇爽嫩鲜。”说的就是德园包子的美味。

德园包子的起源,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清光绪末年,一对姓唐的夫妇创办了这家店铺,取名为“德园”,取自《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希望这家店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也能长长久久地开下去。民国初年,几位官厨盘下“德园”,并改名为“德园茶厅”。1938年“文夕大火”,店铺被烧毁。“文夕大火”后,合伙人在原址重建德园,并创出德园八大名包。“文革”时期,德园改名为“立新包点店”。20世纪80年代初,德园改回原来的店名。2002年,德园搬离驻守一百多年的黄兴南路。

德园包子,可谓老长沙的一绝了,它以“八大名包”而闻名,这“八大名包”,分别是玫瑰白糖包、香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和叉烧包。其中,玫瑰白糖包就是玫瑰糖加白糖、芝麻馅,麻茸包是芝麻粉加白糖馅,金钩鲜肉包是虾仁鲜肉馅,瑶柱鲜肉包则是贝类肉加鲜肉馅。

据说,老长沙道地的食客是这样品尝德园包子的,堪称一种吃的艺术:首先,泡上一杯浓茶,然后拿一个糖包子,再拿一个肉包子,先在包子的底部各取下一块面皮来品尝。再拿一把花生米,用双手一搓,再用口轻轻一吹,把花生米的皮去掉,然后放入两个包子之内,并且将两个包子背靠背合在一起,用双手将其捏成一个大圆饼,使糖、肉、花生米均匀分布,最后再一起纳入口中品尝。这种奇妙的吃法,被老饕们称为“老蚌含珠”。据说,老饕吃德园包子是不用“个”来称呼包子的,而是用“件”,当你听到有食客大喊“来四件包子!两糖两菜,一杯茶,一个碟子!”就能断定他是德园包子的忠实粉丝。

据说,食客们为了能吃到头笼的德园包子(头笼放的“枞毛须”即松树叶是新鲜的,因此蒸出来的包子更香),竟然天还没亮就起床赶往店里,甚至有些人的洗漱工作都是在店里完成的!由此可见,德园包子的魅力有多么大。

德园包子之所以别有一番风味,是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体现着老一辈长沙人的匠心精神。在追求快速,商家常常用快捷酵母发面、用泡打粉膨松的今天,德园包子却依然秉承着“老面搭碱”的传统技艺。而且,在德园包子成坯后,必须先送到80摄氏度以上的烤箱中烤10分钟,出炉再醒发20分钟,这时,包子表面不但会形成软鸡蛋般光滑的软皮,而且会变得膨松。经过这道特殊的烤制工艺之后,德园包子才会像普通包子那样上笼屉蒸,因此,它的风味也与众不同,特别好吃。如今,在外湘春街二马路排队等候“德园包点”出炉的市民,都能看到摆放在街边的“烤”包子全过程。

除此之外,德园包子的馅料选料也十分讲究。就拿肉包子来说吧,馅料的原料最好是选用猪前腿夹缝肉,还要加入炒熟的笋丁和香菇,增加肉馅的松软程度和鲜香度。

除包子外,德园还会依据时令供应各种各样的点心,如春有春卷,夏有千层糕、凉发糕,秋有脑髓卷,冬有萝卜饼,还会供应蒸饺、锅饺、蝴蝶卷、银丝卷、馒头等。另外,德园还提供上门服务,预约定做各种象形点心及寿桃、寿面等,方便利民。

原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曹典球曾为德园写下一副嵌字联:“德必有邻邀陆羽,园经涉足学卢仝。”通过陆羽撰写茶经、卢仝七碗生风两个典故,表达对德园包点的赞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84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