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缸会习俗的由来

两淮盐区盐场制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淮河以南盐场以煎盐为主,淮河以北盐场以晒盐为主。两种方式,均需有晴好的天气,因而太阳成为灶民命运的主宰。为祈求老天保佑,盐民们组织了“烘缸会”。

每年夏、秋两季,盐场、盐灶都要请艺人说书唱戏,敬神做会,烧香拜太阳神。烘缸会,以盐场公署举办的最为热闹。清晨,盐民们聚集在广场上,摆上香案,供奉三牲,恭候太阳从东方升起。由祭司领头,面朝太阳焚香磕头。祭毕,由几个大汉抬一只口朝下的大卤缸,缸底置纸糊或苇扎的太阳神,四周用红绸裹束,以示火烤,锣鼓开道,前往会场(戏台)供奉。

而后,神戏开场,上演《二郎担山赶太阳》《金乌下凡》《夸父追日》等戏文。热闹一整天,直至深夜方散。盐灶举办的烘缸会较为简单,一般是几户盐民联合,用土块垒成一座太阳神庙,上面覆盖小缸,缸中间开洞,内置神像,外面竖两根旗杆,集体烧香祈祷,求太阳神多赐晴天。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50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