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剧形成的时间不长,至今才60多年的历史。“由歌而剧、歌不离山”,是人们对山歌剧的渊源和特点的共识,指的是山歌剧源自客家山歌,是在民间客家山歌的演唱和表演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剧中的音乐离不开客家山歌的素材音调。
在战争年代,游击队文工团就充分利用山歌做革命宣传,当时主要是借用原版山歌来套词,如《夸老公》《夫妻识字》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东梅州地区群众纷纷用山歌抒发翻身的喜悦,用山歌来讴歌新生活,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群众性山歌演唱活动迅速发展,文艺工作者将山歌搬上了舞台,表演形式从独唱、男女对歌到小组唱、表演唱等,并创作了有简单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山歌剧。1951年,粤东兴(宁)梅(县)军分区宣传队以客家山歌为基础编演的动员参军的小戏《一对好夫妻》才正式以山歌剧命名,并获得军区会演奖项,地方报纸也开始出现了“山歌剧”的称谓。
1957年,第一个专门演出客家山歌剧的专业剧团“梅县民间艺术团”的成立,代表着客家山歌剧这朵新葩开始立于全国剧种之林。米柯(原名陈美豪)编曲、梅县石书乡俱乐部首演的独幕山歌剧《巧相逢》,成为梅州山歌剧初期的代表作。1993年编辑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将客家山歌剧正式归入戏曲范畴。
60多年客家山歌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
1.剧种形成时期(1956年前)
代表剧目有《夸老公》《夫妻识字》《一对好夫妻》《巧相逢》,演员有熊莉梅、张振坤、饶稚兰、胡电明、蓝小田等,主要编剧有夏浓、陈衣谷、陈美豪、李浒、张梓林、肖山、老董、罗仲庭、林青、徐放等,主要作曲有颜瑾光、滕仲英、徐功顺、郭日东、吴镜荣、陈美豪、张仲池、刘天一、张振坤、刘国兴、钟辉宝、马廷凯等,主要导演有伍权、周志成、戴冠、李浒、陈飞云、谢文芳、田志忠等。
2.发展成熟时期(1957—2001)
代表剧目有《唱夫归》《挽水西流》《彩虹》《相思豆》《漂流的新娘花》《啼笑冤家》《山稔果》《山寨红灯笼》《虹桥风流案》《风雨桃花》,主要演员有钟秋环、田莉梅、郑钢坚、宋小平、赵文有、徐秋菊、邹燕、童爱娜、王映楼、杨谊、胡莞维、陈庆艳、龚梅婉、宋慧明、汤松发、饶栋成、李俊通、潘素珊、刘丽娜、林小舒、陈东芳、易耀才、黄益平、周坤华、林晓玲、陈小惠、肖利玲、姚宝良等,主要编剧有罗锐曾、廖武、林钦兰、刘永清、何必、李树坚、黄莺谷、黄秉增、陈星天、陈柄祥、曾祥训、曾桂森、陈晓春、肖伟光、蔡汉明、林韩璋、曾宪眉、薛存忠、徐华才、徐青等,主要编曲有滕仲英、陈勋华、张廷元、刘国兴、钟辉宝、谢高、张标秀、林继如、陈淳和、黄延元、杨露、陈光华等,主要导演有林楷昌、林艳发、徐乃果、王盛德、林清镜、肖远光、田志忠、李镜奎等。
3.繁荣与精品时期(2002年至今)
代表剧目有《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古寨牛人》《围屋旧梦》《红婚纱》《客魂·家风》等,主要演员有杨苑玲、王映楼、潘倩、古启胜、潘锡岳、曹艳常、叶雪夫、叶柳华、廖明星等,编剧主要有罗锐曾(国家一级编剧)、廖武(国家一级编剧)、林文祥(国家一级编剧),主要作曲有陈勋华(国家一级作曲)、黄延元(国家二级作曲)、滕冬红(国家二级作曲)等。
其中,《等郎妹》(2002)、《山魂》(2005)、《桃花雨》(2008)、《合家福》(2011)、《客魂·家风》(2014)等大型客家山歌剧,分别在广东省第八至十二届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创造了地方小剧种在省级艺术节上“五连金(奖)”的奇迹。《等郎妹》还在2003年第八届中国戏剧节获得多项大奖,2006年还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和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山魂》还获得2007年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桃花雨》在2010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客家山歌剧第一次获得中国戏剧节最高的政府奖项。《合家福》还获得了2012年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2013年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同时,大型客家山歌剧《围屋旧梦》(2008)、《红婚纱》(2011)、《古寨牛人》(2014)等剧目也分别在广东省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艺术节上获得多项大奖。一时间客家山歌剧成为广东戏剧界的焦点,小剧种做出大文章,营造出了令同行内争相评说的“山歌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