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庵忙笼会的特色与来历
记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城隍庙古会,四乡农民就安排“社”(古乐队)进庙演奏敬神,城乡的善男信女也成群结队前往烧香、逛会,顺便在庙内货摊上买些花布针线和日用的“洋”货:洋火、洋碱(肥皂)、洋肚手巾、洋袜子、洋……再因夏收到来,农民们还买些农具带回去备用。
那时东关也有城隍庙(现长乐坊“长乐商场”),东郊和关内的居民、农户也来庙进香。因此,一些卖农具和卖牲口的人都来赶会,以后逐渐形成了定期的“忙笼会”和“骡马会”。届时,牲口市、农具摊和卖吃喝的担子把宽30多米的长关坊、长乐坊两条大街占得满满的。
由于这种大型定期的交易会早先起于农历四月初八,所以人们称之为“四月八会”,有人还把它叫“忙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