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城墙灯会的特色与由来

西安南城墙灯会的特色与由来

灯会,就是花灯会。花灯,又称彩灯。相传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盛行于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隋炀帝时,大闹元宵节,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并规定每年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赏灯日。唐朝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繁盛时期,赏灯期,由上元节延长到“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陕西关中有一句顺口溜:“正月里来喜盈盈,正月十五玩花灯。”

陕西的花灯艺术,名闻全国,名称和式样之多,更是令人陶醉,品种不下百种,如畜牧禽兽类,除了十二属相中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外,还有狮子、螃蟹、鸽子、熊猫、金鱼等。其他种类如宫灯、碌碡灯、花篮灯、莲花灯、大亮子、火轱辘儿(又叫火葫芦灯)、绉纹灯,还有用塑料泡沫制作的模拟宫灯、走马灯等,都非常别致。

灯上的饰字,大多数都是吉利词语,如“长命富贵”“欢度春节”“五谷丰登”“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等。有的用红绸子制作的巨型碌碡灯或宫灯,上面贴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双喜金色大字,这是娘家为新婚姑娘送的禧灯。

各省市县镇都有灯市。西安的灯市抗日战争前主要设在南院门和东西南北四大城关。抗战以后,城内灯市移至竹笆市、西木头市、大差市口。近几年来又发展到东木头市。随着经济的发展,灯市除设在碑林区的木头市、大差市、东关等地外,还有南关、纬十街、边家村及一些大的农贸市场。

根据陕西民间赠送花灯的习俗,是娘家给女儿送,有句歇后语说:“外甥打灯笼——照舅。”姑娘出嫁头一年送“大灯”,一般都要买送玻璃灯,即用木条或三角铁制成框架,多为正方形,四周镶上彩绘玻璃,最大的近乎一平方米,最小的也有30平方厘米。或者用大红绸缎制作的大型宫灯和碌碡灯。头一年所送的灯也叫“追灯”,是在婆婆家大门上挂的。如果生了孩子,就要给外孙送灯,这种灯叫“耍灯”,是孩子打着玩的。

打灯笼也有儿歌,如:“灯笼儿亮,来把歌儿唱。”“灯笼灭,快快回家歇。”“打灯笼,照天星,过年打灯笼,麦子好收成。”“自小打灯笼,长成老寿星。”“盼过年,打灯笼,打着灯笼上天空,上了天空,游月宫。”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10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