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丰花灯的由来:来源独特,道教派生

全丰花灯的由来:来源独特,道教派生

江西修水县全丰镇位于赣鄂交界,面积为101平方千米,是群山环绕的边陲小镇。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全丰镇的山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汉族民间曲艺形式——全丰花灯。全丰镇有20余支花灯队,锣鼓、服装、道具,设备齐全;吹拉弹唱各种技艺,无所不精。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让人啧啧称奇。

据传,花灯艺术源于宋代。当时,人们在婚嫁、祭祀和庆岁时,常常要用花灯来烘托气氛,寄托情思。伴随着锣鼓铿锵,人们欢声笑语,手舞足蹈,表达对神灵的感激和虔诚,尽情地释放生命的热情。

关于全丰花灯的来源,文化研究者曾经以花灯《下南京》一曲与道教《颂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主音为徵、羽调式,旋律风格相同,句式结构都是上下两韵五言体。因 此,得出全丰花灯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的结论。而要追溯全丰花灯的源头,就不得不提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根据清嘉庆年间的《义宁州志》记载,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曹宗哲的阴阳先生,他四处游历,当他来到全丰乡时,发现这里山脉巍峨,逶迤起伏,形状和蟠龙如出一辙,便认定此处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他带领胞弟曹定吉到此处定居,建屋娶妻,繁衍后代。他的孙子曹西平有子12人,都唱花灯,号称“九把胡琴唱花灯,悠扬之声兴一村”。之后,花灯艺术在此地逐渐繁荣起来。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群众自发组织的花灯队伍便会穿街过巷、跑东家窜西家,另有龙灯、狮灯、船灯结伴而行,好不热闹。特别是春节期间,初一起鼓发灯,一直唱到元宵。届时全镇的各路花灯队云集,锣鼓震天,歌吹达旦。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92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