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寿礼起源于什么时候

祝寿礼起源于什么时候

祝寿的礼俗根源于我国敬老文化。说到祝寿,就不能不提诞辰或是生日。其实,生日的概念从殷商时期就有了,生日的观念产生之后,庆祝生日的礼俗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老”在商周金文和甲骨文中“像老者倚杖之形”,而“寿”字则像器皿中盛肉羹或手持盛着肉羹的器皿的形象,这个形象恰好是《礼记》中记载的特定日子像老人献羹的形象写照,所以,这种形象后来就成为了典型的“祝寿礼”。关于祝寿礼的来源,还要从古时尊老敬老的风气说起。

战国古籍《礼记》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饷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也就是说敬老文化不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被统治者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保护。

据史籍记载,在秦汉时期,每年三月都要举行三老五更之礼:事先选好德高年长的三老五更,让他们穿戴整齐。在选定的日子,三老手持皇帝赐予的王杖,由皇帝派来的使者驾车把他们接到太学中,皇帝亲自在太学门口迎接、行礼,然后宴席款待。席间,大臣们为三老摆桌提鞋,皇帝亲自从供奉神明的牺牲上割肉、倒酒,然后拿着肉和酒依次向三老敬酒劝食。仿照宫中的习俗,地方上也会在每年的春、秋祭祀之时举行名为“乡饮酒”的敬老之礼。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78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