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艺人的祖师爷:文昌帝君
碑刻艺人的祖师爷与石匠不同,不是鲁班爷,而是文昌帝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艺人们都会聚在一起纪念他。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是元仁宗时期的事。
元仁宗延祐三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称,梓潼帝君叫张亚子。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
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
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
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张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主管人间功名的神,所以从元代开始,进京赶考的举人在考试前都去东岳庙内文昌殿求文昌帝君保佑自己功成名就。从这个意义上讲,碑刻艺人是为人间功成名就作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