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在印度是如何起源的?
雅利安人实际上是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该种族人群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他们最早的语言分化成了今天的印度语、伊朗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语言。不可否认的是,雅利安人曾经在世界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克什米尔山区,至今仍生活着一个叫作米纳罗人的部落,据说他们拥有最纯正的雅利安人血统。他们的皮肤、脸型和语言都和现代的欧洲人极为相似,只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
有研究表明,印度的雅利安人和欧洲的雅利安人属于同一种族。在称谓上,为了区别于欧洲,他们被称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为雅利安人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他们做出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他们中间的一支进入欧洲大陆,成为欧洲人的祖先。而另外一支则进入伊朗高原和印度,变成现代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有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古代印度的梵语和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克尔特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研究,也为人们讨论印度和欧洲雅利安人的起源提供了佐证。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了更多的文献资料和遗址,从中可以判断出,雅利安人原来应该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海以北以及里海以西的地区,因为那里远离大陆,对他们的各种活动都有利。
纯种的雅利安人属于白色人种,他们皮肤白皙,身材高大,头型较长,胡须较多,鼻梁较高。但是,其中的一支进入印度后,因为和当地的土著融合,加之气候的原因,他们的皮肤逐渐变黑。今天的很多印度人都是雅利安人的后裔,或者属于雅利安人的混血儿。这些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区。不过,也有人认为,印度教中很多从事僧侣职业的人可能是血统比较纯正的雅利安人。
在印度文明衰落时和雅利安人进入后,有一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作印度史上的“黑暗时期”。在这个阶段,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传播经历了一个非城市化时期。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并不是那么顺利的。在印度古老的文献《梨俱吠陀》中,记载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和当地居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后来雅利安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把当地人掠做奴隶,称他们为“达萨”或“达尤斯”,意思是“敌人”。雅利安人居于统治地位,而肤色较黑的当地人居于被统治地位,这就出现了最初的两个瓦尔纳(意为肤色、品质),这也是之后种姓制度发展的基础。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印度河流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雅利安人进入后,逐渐发展和分化,形成了掌握神权、主持祭祀的贵族婆罗门和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的贵族刹帝利,而一般平民就变成了吠舍,达萨中的大部分沦为首陀罗。这便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雏形。
进入印度后,雅利安人实行军事民主管理制度,在印度历史上叫作“吠陀时代”。这一时期的印度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一些家庭一起组成一个父系氏族的部落,部落的首领叫作“王”。在这些氏族部落中,有萨布霍和萨米提两个机构,萨布霍是行政事务议事机构,而萨米提是军事事务议事机构。这一时期,部落间的战争不断,形成了很多部落联盟,也为以后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贸易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城市建设还不算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