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龙尾砚的来历与特点
龙尾砚,石坚质润,色碧声淳,因产于婆源龙尾山而得名,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唐开元年间,有猎人叶氏,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带回家里,粗形成砚,津润大过端溪所产端砚。后因南唐中主李憬、后主李煜推崇此砚,从此便兴盛于世。书法家黄庭坚曾特地至龙尾山取砚,并作“砚山行”一诗,龙尾砚更是名噪一时。
龙尾砚品种繁多,选料精致,有金星、银星、金晕、银晕十多个品种,上乘之品为青黑色、绿色、紫色、白色。
龙尾砚具有表面光洁,细腻如玉,柔坚适度,发墨细快,涩不滞笔,滑不拒墨等特点。砚型也别致多样,有的形如桃、有的酷如琴、钟等。砚台中的水池则是天池,月池、荷叶池、灵芝池,图案有秋声、浴牛、飞节、听雨八十多种。
婆源龙尾砚从古至今,是文人雅士案头之珍品。如今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产品质量更是日上高楼,远销日本、东南亚、北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