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堡咽喉地(诸葛亮庙)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祁山堡咽喉地(诸葛亮庙)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祁山,又名祁山堡。位于陇南礼县祁山乡。《三国演义》称作祁山大寨,是诸葛亮的祁山前线司令部所在地。

祁山堡始建于西汉,距礼县县城有20余公里。站在横跨西汉水的祁山大桥远眺,但见平地突出一峰,高约33.3米,峰顶浓荫之中,城堡隐约可辨。

待临堡下,四面如削,难以攀登,惟一羊肠小道,依山就势,蜿蜒而上。峰顶坦如席面,约2000平方米,乔木森森、浓荫盖地、朱甍画栋、风景怡人,素有“祁山暮雨”之景观。堡南西汉水滚滚东去;堡北山麓诸葛大军的祁山九寨故垒隔道相望,扼住东西通衢咽喉;东北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绕道陇右,与曹魏逐鹿中原;南可退守西和,回兵汉中。祁山自古富庶,十分有利于诸葛亮就地养兵的耕战政策。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时给刘禅的奏表里说:“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

站在堡顶,四周观望,北山麓为“九寨古垒”。相传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在那里扎下9个营寨,宛如一字长蛇阵,现在还可以看到两个土堆。

堡南,有集训西凉战马的圈马沟,诸葛亮试马的上马石。堡东,有通往卤城的卧龙桥,越过卤城可到张被诸葛亮伏兵射杀的木门道。

诸葛亮攻魏,相传“六出祁山”,其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8年里,他5次主动出击,一次抵御魏军的三路进攻,而出征祁山,才只有两次,即第1次和第4次。

诸葛亮庙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为前后三院硬山式建筑。大门外有照壁和戏台。正殿杞诸葛亮贴金泥塑坐像,高约3米,纶巾羽扇、鹤氅皂绦。东西两侧存壁画14幅。后殿杞关公,院内外有古柏7株,浓荫如盖,苍郁可爱。每年农历二月为庙会,当地居民络绎不绝地前来焚香礼拜。其中老年人最多。他们手执拐杖爬上祁山堡,在诸葛亮塑像前点燃3柱香,亦步亦趋,顶礼膜拜。之后,还要摸摸塑像的手脚,祈求保佑自己眼明耳聪、家谐邻亲、风调雨顺、五谷丰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25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