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期,慈禧垂帘听政后,北京的饭庄兴盛起来,在这些饭庄业,“八大楼”的名号可谓如雷灌耳,人人皆知。“八大楼”的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
当时,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东兴楼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开业,1 9 4 4年1 2月因后人经营不善而停业,东家是清宫廷管理书籍的官员。东兴楼原来是平房,故一度又称“东兴居”。
东兴楼的菜系属山东胶东菜系,名菜有芙蓉鸡片、烩乌鱼蛋、酱爆鸡丁、葱烧海参、炸鸭胗等。
泰丰楼,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外观普通,但里面明亮宽敞,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开业,有房百余间,可同开席面60多桌,这在当时是南城最有名的。
泰丰楼曾几经易主,然字号与风味未变,信誉显卓。
泰丰楼经营山东风味菜系,名菜有沙锅鱼翅、烩乌鱼蛋、葱烧海参、酱汁鱼、锅烧鸡等,尤以“一品锅”为著名。
致美楼,原为姑苏菜馆,后改为山东菜系,位于前门外煤市街。开业于明末清初,院落秀美、曲径通幽,清静怡人、古色古香。
菜肴以色、香、形、味而著称。名菜有四吃活龟、云片熊掌、三丝鱼翅、寿比南山等。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因生意红火,而再度扩大。
鸿兴楼,是一家以饺子出名的老字号,早年于菜市口开业经营,其饺子肉薄馅大,一两面可捏二十多个,各种各样的馅应有尽有:肉馅、素馅、甜味、咸味、鱼馅、鸡馅……
鸿兴楼的饺子的与众不同处在于其煮饺子的水是高汤,且用火锅煮。所以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
鸿兴楼的其菜肴属山东菜系,名菜有鸡茸鱼翅、锅塌鲍鱼、葱烧海参、酒蒸鸭子、醋椒鱼等。
正阳楼,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山东肴馔,开业于清咸丰三年(1854年),其“涮羊肉”当时与清真东来顺的涮羊肉不相上下,尤以螃蟹鲜肥、个大著称。
正阳楼的名菜有小笼蒸蟹,酱汁鹌鹑、酱香鲜蟹等。
新丰楼,位于虎坊桥香厂路口,清光绪年间开业。也是山东菜系,尤以白菜烧紫鲍、油爆肚丝及素面、杏仁元宵等著名。
后在广安门内白广路重新营业的“新丰楼饭庄”,基本上继承了旧时的名菜名点,深受大家欢迎。
安福楼,位于王府井的一家山东菜馆。以糟熘鱼片、沙锅鱼唇、芫爆肚丝等为名肴。
后在朝外关东店重新开业的安福楼,在原鲁菜的风格上,又同时操作川菜,香辣十足,颇具特色。
春华楼,位于和平门五道庙,规模相对小些,做菜讲究精工细料,其名菜有锅贴鸡、松鼠鳜鱼等。
1 9 3 4年,张大千在北平参加书画展后,到此用餐,曾传授一道“张大千鱼”的做法,以后此菜便成为这里的招牌菜。
还有历史比较短的萃华楼,也是很有名气的。有说法认为它不能算作八大楼之一。它开业于1 9 4 0年,位于王府井八面槽。以山东菜中的“清、鲜、脆、嫩”为特色,开业不久就名气大涨,并博得了“萃华楼”才是真正的东兴楼之誉。
萃华楼的名菜有油爆双脆、清汤燕菜、酱爆鸡丁、净扒鱼翅等。
除以上八家外,京城饮食业名气比较大的还有“同春楼”,它位于正阳门南珠市口,开业于道光年间,名菜有爆炒鱿鱼,干烧鱼、赛螃蟹等。还有位于前门外西河沿的“春明楼”,其特色与“春华楼”齐头并进,它烤大虾的名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