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类别:亭、台、楼、阁、塔、廊、榭、坛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形形色色。
亭,盖在路旁或花园里的供人休息用的建筑,面积较小,一般只有顶,没有墙,四面靠柱子支撑,如泰山上的五松亭、梅雨潭边的梅雨亭等。
台,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一般用土、砖或石块垒成。如长城上的城台、古代的拜将台等。
楼,在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如天安门城楼、黄鹤楼等。
阁,风景区或庭院里的一种建筑物,有四方形、六边形或八角形,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在高处,可以凭高远望。如江西南昌的腾王阁、万寿山上的佛香阁等。
塔,一般指佛教建筑物,形式多样,通常有好几层,顶上是尖的。如西湖边上的雷峰塔、钱塘江边上的六合塔等。
廊,独立的有顶的过道。如长廊、画廊等。
榭,在台上建筑的房子。如水榭等。
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的台。如北京天坛、地坛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用来祭天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