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起源、民族名称和命名制度

纳西族的起源、民族名称和命名制度

纳西族的族源,应与我国古氐羌人有着渊源关系。自称“纳西”占绝大部分,此外尚有“纳”、“纳日”、“纳恒”等。解放后,统称为“纳西”。

丽江等主要地区的纳西族,历史上曾实行过母女联名制和父子联名制,后来受汉族的影响,遂改用汉名。但是,在宁蒗永宁等地直至今天,还保留着一种颇有特点的“八个方位命名法”:每当孩子出生后第三天,由巫师或喇嘛为之命名。

方法为依据母亲的年龄、属相,及孩子出生的年、月、日、时,推算孩子出于八卦上的哪个方向,就把与孩子方向一致的神佛的名字,挂上一二个字,给孩子命名,希望得到神佛的保佑。方位分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名字一般具有长命富贵、身强力壮、美丽聪明等意义。

如出生在东南方,可取名为“独支玛”、“独基甲泽”等,意为“吉祥如意”;出生在西方,可取名为“永甲玛”、“甲阿采尔”等,意为“美丽幸福”;出生在西北方,可取名为“梭拉直玛”、“巴米”等,意为“美丽健壮”。由于这是遵循有关宗教的八卦来取名,故在一个村以至一家之内,便有一些相同的名字,为此又常在人名前冠以家名,以示区别。

现今也有部分当地的纳西族把家名改为姓氏,仿效汉族由家长或本人取名,不再由巫师或喇嘛命名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23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