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的乐器:七音竹筒和太阳鼓
基诺族的民间乐器有弦乐、管乐、打击乐器。弦乐器有三弦、二胡;管乐器有竹笛、口弦、箫等;打击乐器有七音竹筒、太阳鼓、 。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七音竹筒和太阳鼓。
七音竹筒又称七轲。基诺族以农业为主,但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后来,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实践和发展,这种劳动工具演化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便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听到后便会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很多七音竹筒,把它们横放在一个架子上,然后一边敲击竹筒,一边唱歌、跳舞,抬着野兽返回村寨。
七音竹筒的每个竹筒都用一节竹子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出若干个竹筒。用同一棵毛竹制出的竹筒有大有小,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的叫布姑,主要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略小的叫切克,主要用于捕猎到山羊 、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即公鼓和母鼓,其中公鼓大些,母鼓略小。
太阳鼓的鼓身,一般选用坚硬而不易开裂的麻老鹰树、椿树、水红花树木,锯成长约1米、直径约50 厘米——70厘米的圆柱形,再把中间掏空;鼓面直径一般0.5米,用生牛皮蒙盖,两端用多根木桩钉紧。如此制成的大鼓,从正面看,很像一轮放射光芒的红日,所以,基诺族称之为太阳鼓。
太阳鼓一般放在一个高约1.5米的木架上,用木槌敲打。
太阳鼓主要用在跳大鼓舞(太阳鼓舞)的时候,而大鼓舞起源于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所以,基诺族人把太阳鼓视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平时将它供放在长老家里,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触摸、敲击,只有在过年或者跳大鼓舞时,才抬出来。
太阳鼓声音响亮、雄浑、激越,配上基诺族特有的曲调,确实能起到涤魂荡魄、振奋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