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孔子奉为算盘行业的祖师爷?

为什么将孔子奉为算盘行业的祖师爷?

如果说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外,还有什么独特的发明,那无疑算盘就是其中之一了。小小的算盘珠子一拨,古代账房先生就能将一笔笔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并且,珠算还曾是我国小学生的必修课,直到现在,有些学校的小学生还会上珠算课。

算盘究竟是何时何人发明,现在已无法考查,但是它的使用应该较早。现代考古学家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中就浮雕着象征算盘的图案。东汉末年的数学家徐岳在《数术纪遗》中就有“珠算”的记载,即所谓的游珠算盘。游珠算盘在一块木板上置珠计数和计算,刻板为上中下三分,上下二分用来放置游珠,中间一分用来定位计算,且中间一分的每列可放置五粒游珠,上一粒珠代表五,余下四粒各代表一,上一珠与下四珠以颜色区别。这时的珠算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而关于“算盘”的名称,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始见于元代刘因(1248—1293)所撰的《静修先生文集》。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中药铺的柜台上就摆着一把和现在一样的算盘,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算盘诞生于何时,以及名称最终确定于何时,都还是个问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将孔子作为算盘的祖师爷进行供奉,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和算盘怎么又扯上关系了?

这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故事,不过孔子被称为算盘界的祖师爷还得要感谢他的妻子。相传当时鲁国的国君因为嫌弃原先财政大臣低能,群臣于是推荐博学多才、稳重踏实的孔子来担任。但孔子并不擅长理财,财务大臣的工作做得十分辛苦。一日,孔子回家跟妻子诉苦,决定第二日就跟国君请辞。孔夫人想了想,说:“要不你试一下我的记账办法,我准备了根绳子,每月你给我多少钱,我就串上相应的珠子,用去多少钱,就拿掉几个珠子,这样子倒是从来没错过。”过几天孔夫人问孔子这办法如何,孔子仍发愁:“办法倒是不错,但我们一般家庭开销不大,也就是个位数加加减减,所以串珠子的办法好用,但十位以上就不行了。”孔夫人笑了:“你不会多用几根绳子吗?个位、十位、百位,多位数的加减就都会算了。”孔子回去一实验,果然得心应手,他从心底感谢这位贤内助。而从此,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也因此成为了算盘行业的祖师爷。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但算盘作为一种成熟的计算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由最初用竹签作计算的筹算,到流行后世的算盘,再加上自成体系、日渐发展的珠算口诀,算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算盘也成为古代账房先生的必备工具。

而由于算盘跟钱联系在一起,因此算盘被当作富贵和善理财的象征,古代新娘出嫁的时候,算盘是嫁妆箱的压箱宝之一,父母希望女儿能精打细算,为夫家带来滚滚财源,陪嫁算盘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在小孩满月酒的抓周上,算盘也是父母必备的抓周用品,如果孩子抓到算盘,则寓意孩子有经商头脑,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55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