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插花节:主要特色、活动流程
插花节是楚雄大姚昙华山地区彝族村寨盛大的传统节日。
每逢衣历二月初八这天,四乡八寨的彝族男女老少清早便登上昙华山,他们采来一捧捧、一篓篓鲜艳的马缨花、杜鹃花和迎春花,红的、粉的、黄的、白的,真是五彩缤纷。
按照俗规,人们在山坡上的一块草地上搭起南北两道花门,盖起花棚,并由巫师“毕摩”主持祭奠马缨花的仪式。
祭仪结束后,人们背着装满鲜花的竹篓回家去,开始了插花活动。他们先扛来梯子,把花枝插到屋檐、门楣和窗户框上,再往室内的床头、案桌、箱柜插上花儿。当地俗信认为,这天插了鲜花便能吉祥如意。于是,人们互相插花为贺:孩子向父母亲,年青人给老人的头帕插上红杜鹃,祝福健廉长寿;长者给晚辈和孩子头上插花,祝愿吉祥幸福……
村民们这天还要在村口寨门搭起插满鲜花的花牌坊,既用艳丽的花儿把村寨装饰得喜气洋洋,迎接进寨的宾客,又祝福村民团结,寨子安宁。对老农来说,他们当然不会忘记劳苦功高的耕牛、驮马和羊群。于是,他们以感激之情把花枝拴挂在牛角、马头和羊角上。有的人还给田间地头、果园树权以及路边桥头等各处都插挂鲜花,以祈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林茂粮丰,行旅平安。于是,每到这天,昙华山区村寨的里里外外,到处鲜花耀眼,喜气洋洋,令人赏心悦目。
节日的高潮是当天下午在昙华山坡上举行的插花会。方圆几百里的彝族群众穿过花门,聚集在大草坪上。他们人人身穿节日盛装,特别是那些年轻姑娘们,更是衣饰华丽:她们头系花头帕,身穿绣花镶边的左袄衣,腰束花围裙,脚登绣花鞋,再手持一两束鲜花,真是花团锦簇,分外喜人。
吹过开场号之后,一队彝族小伙子进场跳“耍花龙”,他们舞步豪迈,舞姿刚健,博得阵阵掌声。接着,一群男女青年进场。他们围成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签,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插花舞……
当剧团演出歌舞剧《咪依鲁》时,女主角一登场亮相,四周观众纷纷把花束抛入场地,欢呼雷动,向咪依鲁(彝语称马缨花为咪依鲁,也称象马缨花一样美丽的姑娘为咪依鲁)表示诚挚的祝福和敬礼。
插花节还是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好机会。
他们在对调子和跳舞中结识后,便成双成对地悄悄进入林中树下,互相插花和倾诉爱慕之情。不过,正如当地谚语说的“插花自由,爱花自愿”,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让他把花插在头上,并回插一朵花;倘若姑娘躲躲闪闪,不让插花,那是她还没拿定主意。
这时,小伙子就该知趣与相互祝福,把花插到头帕上不同,当姑艰回花给小伙子时,必须将花儿插到他的衣襟上。别的姑娘一看,知道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便不再追求他了。原来,插花还是彝族姑娘求爱择偶的标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