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御林军刀):起源由来、风格特点、主要招数

苗刀原名为“御林军刀”,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模仿日本刀的形制所创造的双手长刀,刀形与日本武士刀相仿,仅刀柄、刀锷与刀身厚度有所不同。

其特色是刀柄较长,以两手握把,与其他较流行的单手握持的中国刀有很大差异。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苗刀”这个称呼到了民国曹锟邀请沧州武术家刘玉春为武术教官,才正式定名。如今,御林军刀在一代代武术家的改革下,刀身变得逐步狭窄,成了今天的苗刀这种样式。

苗刀并非苗族人使用的刀,而是因为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状如禾苗而命名。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冷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矛刺击,又能当刀劈砍,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

苗刀一路包括持刀要领、持刀把位、搏击运用、劈砍要点,以及苗刀的基本刀法。

苗刀多系基本刀式,实战用法,开阔了攻击面,提高了连击性,所以苗刀的杀伤力巨大。很多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对苗刀都有很高的评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69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