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潭腿:起源由来、风格特点、主要招数、文化内涵

临清潭腿是中国北方的武术流派之一,源出于古代山东临清(今河北邢台临西)龙潭寺,以其独到精湛的腿功在武坛享有盛誉。

潭腿套路,气势连贯,起伏转折,节奏清楚,讲究“拳三腿七”和“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在攻防技击方面,较强地突出了北方拳派的特点,腿法多变,回环转折进退顺畅。演练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又融内、外功于一体。

临清潭腿共有十路,潭腿法内外两功同行,拳腿并用。弹腿不过膝,即七寸弹法。要求二目平视,舌尖微添上腭,津液下咽,气沉丹田。呼吸从鼻孔,含虚抱气,不令气散,用意不用力。功在于内,形领于外,滋精育气,气意相融。讲的是伸缩吞吐之功,抑扬顿挫之法。

单腰摇曳,身法传神。刚柔互用,弹韧相兼,威而不猛,柔而有力。并需要步法快、巧、稳。身动似槐虫,身活似龙形,闪如轻风退拔刀,蹿高纵远似狸猫。步法似蛇形,行走似猫行,抬腿如风,落地如针,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形腿似钻。重点则在内功功力上的培养与发挥,强调威则能动,逼则能用,以简克繁,以逸待劳,变无形象,攻缺击要,巧打击梢,出奇制胜。现有昆仑大师为临清潭腿所制定下的古传。

临清潭腿表演起来古朴大方,高低起伏,对比鲜明,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临清武术界流传着“潭腿本是昆仑传,功法深奥妙无边。若是学得真谛在,交手比试准占先”的歌谣。昆仑即传说中的昆仑大师,乃五代后周时的一员将领,因兵败隐居临清龙潭寺,传下潭腿。后宋太祖下诏天下比武,临清潭腿一举夺得18家之首,自此,临清潭腿名声大振。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66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