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葫芦雕刻: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莱西的葫芦雕刻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衰落于清末及民国时期,二十世纪中期再度发展,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莱西的葫芦雕刻的原料主要有大瓢瓜,大丫丫和扁圆葫芦三种。葫芦雕刻的选料,要求是皮壳光洁无疵,造型匀称,雕刻前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刻线,最后镂空。刀具有平刀、斜刃刀、三角刀和刺针等。

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是镂空工艺,艺人们又亲切的称为“镂花”。它是受莱西花边抽纱工艺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无论是瓢瓜或是丫丫,都取三个镂空带,排生出三个开光面,开光面的处理或彩绘、或浮雕或烙画,大丫丫葫芦的雕刻分上下两个镂空区,上区一般出“满花镂”。

在装饰上有的或把镂空部位用大红颜色铺盖,或用花青颜色铺底,上边扫金,出现仿古铜色。此外还有线刻敷彩、剔地着色等技艺,工艺特色鲜明,别有风格。

莱西的葫芦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传统的吉祥符号、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祀福纳祥和镇宅避邪等,颇受人们的欢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62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