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黄泥鼓的由来是什么?瑶族黄泥鼓的传说故事?

黄泥鼓是居住在广西大瑶山上的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这种鼓必须用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才能定准鼓音,所以人们称它为黄泥鼓。用黄泥浆糊过的鼓面,由于鼓面湿润,增加了厚度,敲打起来便会发出“空央、空央”的双连鸣音,特别洪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

关于黄泥鼓的由来,瑶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有个皇帝,叫做高辛王。他有三个掌上明珠,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皇宫里养着一只眼亮毛滑的龙犬,像个雄赳赳的卫士,守卫着宫殿。

有一年,海外番王带着百万雄兵向高辛王的王国汹涌扑来,国家危在旦夕。高辛王贴出告示:谁能退兵,金银财宝任其挑拣,三个公主任其选娶。

龙犬揭了告示,来到番王的住处,伺机咬死了番王,成功退敌。高辛王收复了失地,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兑现诺言,高辛王将三公主嫁给了龙犬,并封他为南京十宝殿盘瓠王,俗称狗王。与三公主结婚后,经过蒸煮,龙犬变成了人形。

盘瓠和公主在南京十宝殿共生了六男六女,日子过得非常甜蜜。盘瓠教子严格,要他们学打猎,学耕织,练就谋生本领。

有一天,盘瓠领着儿子们上山打猎,遇见一群山羊。六个儿子武艺高强,力大无穷,立刻拉满弓,搭上箭,箭无虚发,几只山羊应声倒下,其余的拼命逃生。盘瓠和儿子们使劲追赶。一只健壮的大雄山羊中箭负伤,疯狂地乱蹦乱蹿。盘瓠刚攀上险要的鹰嘴崖,便被冲过来的山羊用犄角挑下山崖,摔死在半崖的一棵树上。山羊也跌下山崖摔死了。

日落西山,儿子们带着猎物往回走,却不见了父亲,便四处寻找。他们听到树上鸟儿啼叫,抬头一看,才发现挂在树上的父亲的尸体。儿子们悲痛欲绝,他们将父亲的尸体取下抬回了家中。

三公主见丈夫狩猎丧生,痛不欲生。儿子们都来向母亲谢罪:“今日打猎,只顾前面追赶,没注意后面防卫。父亲丧命,孩儿有罪。望母亲多保重!”公主说:“娘不怪你们,要怪也是怪老奸巨猾的山羊。我们要把它的皮制成鼓,用黄泥浆糊上,狠狠地敲它,重重地捶它,才解心头之恨,让你们的父亲在黄泉之下、九天之上都听得到,这才是我们对他的敬意。”儿子们遵命,立刻动手做了一个大鼓,即母鼓;又做了六个长鼓,即公鼓。他们在鼓上绷上山羊皮,再糊上黄泥浆。于是,公主背起大鼓,儿子们拿起长鼓,边敲边舞,六个女儿拿着揩泪的手帕,悲伤地边哭边唱,共同追悼他们的父王—盘瓠。

从此,黄泥鼓一代一代地传下来。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或者祭祀祈祷、驱魔赶邪,瑶族人民都要打黄泥鼓,唱《盘王歌》,深切怀念他们的祖先。

黄泥鼓是用木质软韧而轻的泡桐树的木材镂空两头制成的。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长,母鼓腰短,鼓头两端呈喇叭形。做好的鼓用山羊皮蒙面,两端系上八条小棕绳对拉,中间再用竹片旋绞绳索,使鼓面紧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79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