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乌力格尔(蒙语说书)的艺术特色和表演技法?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蒙古族聚居区。

1.初步形成 

乌力格尔,19世纪中叶,首先产生于卓索图盟,即今辽宁阜新、喀喇沁一带,19世纪晚期进入郭尔罗斯。

乌力格尔的产生,其背景要追溯到清初。清入主中原后,为防止蒙汉接触,修筑了长达数千里的柳条边。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封禁政策。

但到18世纪中叶,河北、山东连年荒旱,民不聊生,大批黄河流域汉民进入关东,并带来了黄河文化,在北移文化中,汉族曲艺迅速发展。京韵大鼓、评书、莲花落走入民间。奉派大鼓、二人转、单出头开始形成。

汉族曲艺许多长篇评书书目,以感人的故事情节,细微生动的描述,使草原人民群众情若着迷,也吸引众多蒙古族民间说唱艺人的关注。如卓索图的旦森尼玛、哲里木的绰旺、郭尔罗斯的常明等。

旦森尼玛是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人。幼年当过寺庙里的小喇嘛,通晓宗教音乐和蒙、藏、汉族语言文字。他将唐代五传故事编译成蒙语说书。撷取汉族评书艺术精华,以道拉胡阿雅为基调,采用便于自拉自唱的胡尔为伴奏乐器,创立了胡尔奇派说唱艺术。

2.发展繁荣 

之后,旦森尼玛又陆续从评书移植了《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唐宋传奇》《水浒传》等。并广招门徒,经过两三代门人的传播,在蒙古东部区胡尔奇逐步取代了潮尔奇,而进入鼎盛时期。

19世纪末,郭尔罗斯出生的胡尔奇常明吸取各家精华,自成一家。以说唱《封神演义》《七国故事》《大唐》成名。常在科尔沁十旗、扎鲁特二旗、巴林二旗、土默特、阿鲁科尔沁演出,足迹遍于蒙古族东部草原。

20世纪初,胡尔奇青宝举家从乌力格尔艺术崛起的卓索图迁到郭尔罗斯前旗。他谙熟历史,精通蒙汉文,将尹湛纳希的长篇小说《青史演义》改编成同名长篇琴书,并将其中五箭训子的故事改编成中篇琴书《折箭同义》,以套曲五支在王爷庙成吉思汗灵堂落成典礼上演唱,而成为名震吉林的胡尔奇。

1929年冬,深受旦森尼玛派影响的胡尔沁艺术家巴力吉尼玛,被请到郭尔罗斯前旗朱日沁、四喜窝堡。

这一年因当时兵荒马乱,又连年遭灾害,村民们按照古老风俗,焚上香请来能说唱陶力的艺人说唱镇服蟒古斯的故事。

巴力吉尼玛说唱了《女神》《阿尔斯查干海青》《阿拉坦嘎拉巴》等史诗故事。就在这次演出中,他收了一个弟子郭尔罗斯人白·色日布扎木萨。那之后,白·色日布扎木萨成了一位继承陶力艺术的胡尔奇。

3.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前郭尔罗斯成为蒙古族自治县,党和政府关心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关心民间艺术家和艺人,成立了民族文化馆、民族曲艺社,并建立说书厅。

在老胡尔沁白音仓布59岁时,聘他到县民族歌舞团,委任他做民族曲艺厅主任。联合有关部门,组织艺人学习,考核发证,组织演出,创编新书目,挖掘文艺遗产。

在郭尔罗斯出现了蒙语琴书的繁荣。涌现出一批胡尔沁群体,如那音太、乌拉、巴根那、吴文清、李占全、包文祥等。他们不仅认真挖掘遗产,还积极创作新节目,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歌颂美好的新生活。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胡尔奇、琴书艺人如特木尔巴根、汤森林、特木勒等都脱颖而出,在现代媒体的影响下,乌力格尔流传更加广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艺术特色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具有浓郁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曲艺。乌力格尔运用赞颂、讽刺、比喻、重复、夸张等多种形式表述曲目内容中包涵的天文地理、自然科学及生活琐事等方面。

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刻画细腻,表达故事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还注重突出乌力格尔等民族曲艺形式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

乌力格尔的唱腔音乐结构为多曲体,表演形式为单人坐唱、坐说、不化妆、不着装,无身段表演,四胡伴唱,自拉自唱。

有伴奏乐器的乌力格尔表演通常为一人自拉胡琴说唱,唱腔的曲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其中功能特点比较明确的有争战调、择偶调、讽刺调、山河调、赶路调、上朝调等。

5.表演技法 

乌力格尔的表演技法可以归纳为说功、唱功、做功三种。说功要求节奏感鲜明,吐字清晰,用蒙语叙说,也操入一些汉语和当地方言、土语说唱。

唱功讲究字正腔圆,声音的轻重、高低、缓急、快慢等变化。

做功是艺人辅以说唱的表演技法,艺人们通过手、眼、身、步、法等变化摹拟曲目中的具体生活情节,刻画其中人物的形态、性格、情绪变化等,烘托气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45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