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有哪些?

沈阳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有哪些?

二人转最大的特点是,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表演者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等,边走边唱边舞,有时热闹幽默,有时粗犷泼辣,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东北特色。在民间就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二人转的喜爱。

二人转属于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长期以来受到农村地区民众的欢迎。其艺术形式主要借鉴于东北地区盛行的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的一句话来形容二人转的艺术特征再恰当不过——“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与奉天落子和莲花落比起来,二人转更趋近于秧歌的舞蹈形式,有时甚至不拘于舞台的形式,更具互动性和娱乐性;而与秧歌比起来,又更添了故事性、情节性以及说唱艺术。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迁入,二人转又吸收了河北梆子、霸王鞭、驴皮影等多种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很多曲目和戏词,与奉天落子、莲花落以及东北大鼓等戏曲艺术是相通的,但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更强调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二人转可不单是字面理解的两个人转,它的表演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单”、“双”、“群”三大类。“单”,指的是“单出头”,即一个人一台戏,也就是独角戏,有时一戏一角一人演,也有时一人分饰多角。“双”,又叫“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早年间是由两位男性演员进行表演,二人装扮成一旦一丑两个角色,其后出现了女性演员,便由一男一女两个演员进行互动表演。二人可以演多个角色,既叙事又代言,边说边唱,边唱边舞。“群”,就是多位演员分饰各种不同的角色,在舞台上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形式又被称为“拉场戏”。拉场戏没有所谓的代言和跳出,人物上场需自报家门,故事的时间和环境都是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化的。

二人转的唱腔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不同的唱腔。其中常见的有呼呼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71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