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秧歌有哪些特点?沈阳秧歌的来历?

沈阳秧歌是盛行于沈阳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其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在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东北大秧歌的传统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旧时,秧歌只是被少数民间闲散艺人作为谋生的手段,在街头表演。后来这种艺术形式为百姓们所喜闻乐见,到民国初时,沈阳秧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变成了节庆和庙会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

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的一个分支,除继承了东北大秧歌原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和风格外,还同辽沈地区的高跷艺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秧歌形式。沈阳秧歌分为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两大类。高跷秧歌,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木跷的高度从90公分至200公分不等,表演者需要摆动双臂才能保持全身平衡,表演难度十分大。

沈阳秧歌以其独有的粗犷、豪放、热烈、欢快而著称,其自由洒脱、奔放豪迈的表现技法和不受步法约束的灵活舞步,深受辽沈人民的热爱。在表演时,表演者可灵活地运用腰、胯、手臂等部位的肢体变化,采用走、摇、扭、颤、跳、跨、抖、扔等多种技巧,并配以逗、浪、俏、哏等手法,动作潇洒而自如,场面热烈而活泼,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秧歌表演时,要伴着锣、鼓、镲、唢呐等乐器奏出曲调,表演者们踩着曲调和鼓点列队行进并变换各种队形。表演者可以装扮成不同的传统人物,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表演者的互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还可将许多民间绝活杂耍融于表演之中,如高跷秧歌中就有“文跷”和“武跷”之分,还有“过街楼”、“倒爬城”、“芙水倒立”、“众星捧月”、“坚峭蜒”等高难度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沈阳人酷爱秧歌,如今,不论是节日、庙会,还是广场、公园的老年健身运动,都少不了秧歌的身影。每年沈阳市都会举办秧歌节,不仅使热爱秧歌的市民有了一个切磋技艺的平台,更是给外地游客乃至外国友人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沈阳、了解中国的魅力之窗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712.html
返回顶部